2006年4月3日

新加坡遊記 (一)

出去玩總是要留個紀念,於是就有了遊記。為了不辜負這次遠赴新加坡遊玩,所以我也來篇遊記吧。

新加坡位於赤道以北約一百四十公里,氣候相當炎熱。之所以會選擇新加坡應該是拜當地大多可以用華文溝通的緣故。這樣的構想大約是在二月左右形成的,因為年假多到用不完,而且還得在三月底前結清。於是我約了幾位同事一起到國外去晃晃,增廣見聞,而目的地就是總公司所在的新加坡。

三月十八日一早搭程前往新加坡的長榮班機,上了飛機後沒多久空服人員就跑來上餐點了,今天的選項是河粉跟蕃茄炒蛋,我不知道河粉的滋味如何,但是他的蕃茄炒蛋是把蛋炒好了之後再淋上番茄醬的,所以其實滋味不是很好,蕃茄醬也是鹹到不行,看來長榮空廚還得再多加努力。沒多久機上開始播放電影,今天撥的是就是你家,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催眠電影,在這部電影的幫助之下我很快就進入夢鄉了,飛機上的休閒設施不多,音樂頻道聽來聽去也只有不斷重播的相聲比較合我的胃口,他們的相聲好像是用錄音帶側錄的,但是他們似乎沒把相聲錄完全,因為老是聽到一半就沒了,然後他又開始重播前面聽過的部份。在飛機上悶了四個多小時之後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­--新加坡樟宜機場。

抵達機場是當地時間約中午十二點,入境之後的我們就開始按著地圖找吃的了;我們在出發前跟新加坡旅遊局要了幾本旅遊小冊子,而這次旅遊的主要目的就是吃遍新加坡美食,於是我們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加東區的美食--叻沙及生成豆乾包。

新加坡旅遊局給的小冊子上面是沒有比例尺的,所以在很難按照書上的指示找到我們想去的地點;光是為了吃叻沙就讓我們在加東區的街頭走了一個多小時,更扯的是我們後來向當地人問路,連他們都不太了解這條路到底在哪裡,有人指著東邊,另一個人卻指著西邊,我們就在這個像是鬼打牆的加東區晃了又晃,最後不得已搭上了計程車直接開往目的地,想不到目的地就是往前一個路口而已!折騰到了下午三點多,我們終於吃到了午餐。


叻沙是一種道地的娘惹料理:他的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,再加上蛤(紅色的)、豆腐、魚餅、豆芽菜、蝦子及米粉,味道是辣辣的又帶一點甜味,不過他那紅色的蛤味道滿腥的,這點倒是不太合我的胃口,除了叻沙之外我們又點了一道窩打。窩打是用魚漿放在香蕉葉裡烤,不過吃起來就不是很有特色。這家店的老闆講的是閩南語,一知道我們是從台灣來的就開始講阿扁,真不知道這個離我們這麼遠的國家為什麼會這麼關心台灣的政治。


吃完叻沙之後,豋場的就是豆干包了,豆干包其實就是把豆腐挖開,然後裡面塞鴨肉跟菜,再淋上醬汁。雖然是很簡單的一道料理,但是還滿好吃的,我想這也許是因為比較合台灣人的口味吧。後來又點了一道丸子,也是切碎後淋上醬汁,滿開胃的一道菜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利用Selenium IDE進行UI測試

安裝與執行 Selenium IDE是Firefox的一個plugin,用來做UI的自動測試:下載網址為http://docs.seleniumhq.org/download/ 安裝後,點一下firefox 的工具 -> Selenium IDE ,就會...